7家企业现场签约获贷2400万元(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央广网厦门8月7日消息(记者 邬眉 吴馨骅)8月6日,“质量铸信金融赋能”厦门市“鹭质贷”政银企对接活动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举办。活动通过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宣讲、质量信贷产品“鹭质贷”介绍、企业获贷经验分享、银企签约、融资对接等环节,为湖里区近百家质量信誉经营主体搭建了“零距离”融资对接平台,活动现场,7家企业现场签约获贷2400万元。
自2024年11月《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厦门市构建起“质量+金融”高效协同机制,打造特色信贷品牌“鹭质贷”。该机制通过建立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将产品抽检合格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12项核心指标纳入评价维度,形成覆盖6750家次经营主体的质量信誉白名单,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70%。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发“质量信誉五维雷达图”,将抽象质量指标转化为可视化金融语言,有效打破银企信息壁垒。
展开剩余53%经过9个月深耕,厦门市7家合作银行累计为近250家次经营主体提供授信超5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超24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机构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超35亿元,湖里区36家企业已获贷超3.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该机制凭借“政策精准性、操作可行性、模式可复制性”三大特点,从全省94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2024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鹭质贷”破解融资难,也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升级。据了解,厦门工行、中行等机构通过“一企一策”定制服务,贷款利率较同类产品低3bp-28bp,部分产品实现“见贷即保”的快速审批模式。不仅如此,“鹭质贷”也为所有经营主体,尤其是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指明了破局方向:从“拼低价”转向“拼质量”,从“靠规模”转向“靠内核”,坚定不移走“以质取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鹭质贷’的核心在于树立‘质量就是信用,质量创造价值’的市场导向。”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将质量要素纳入金融评价体系机构配资开户,既引导企业重视质量管理,又为银行拓展优质客户群体提供抓手。下一步,厦门将继续深化政策拓面升级,一方面做优存量政策,持续简化流程、完善风控闭环,增强政策普惠性;另一方面扩大增量政策,推动保险机构尽快落地“鹭质保”,并探索“质量+金融+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让质量信誉成为企业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再添蓬勃动力。
发布于:北京市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