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投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实现全国范围内绿证畅通流动。到2030年,绿证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自主消费绿色电力需求显著提升。
截至2025年4月,索通发展(603612)积极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的绿色目标。其中,索通嘉峪关基地,已核销绿证2万余张,承担用能单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即嘉峪关地区有超过2000万kWh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预焙阳极和负极材料的生产,相当于减少约1.0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6800余吨。
自2020年开始,索通逐年持续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减少了阳极生产的碳排放,也切实推动了电解铝产品碳足迹的降低。引领预焙阳极行业向低碳化、可持续化迈进,助力电解铝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什么是绿证?
绿证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也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1张绿证对应1000kWh可再生能源电量,每使用一张绿证,相当于减少约0.54吨二氧化碳排放。
索通的绿证布局
嘉峪关索通清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770MW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产生清洁能源电力15亿kWh,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1.58万吨,该项目2024年核发绿证80.36万张。
索通山东临邑生产基地5.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底投运,已累计发电近1000万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共计产生9724张绿证,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33吨。
其他各生产基地也在有序推进厂区屋顶光伏项目规划及建设,其中西南地区工厂计划建设21MW屋顶光伏,预计项目产生的2500万kWh的绿色电力将用于低碳阳极产品的生产。
绿证的基本作用
绿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明绿色电力消费,用户通过购买绿证完成绿色电力消费,主要用于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或践行社会责任要求等;二是核算绿色电力消费量,政府部门通过用户持有的绿证核算绿色电力消费,主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中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核算、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等。
未来配资投资,绿证机制必将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索通发展着眼于铝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链的绿色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在西北、西南、山东、海外的绿色战略布局。
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